槽型埋件与平板预埋件的优缺点对比:
槽型埋件为幕墙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形式,由于其与平板式预埋件相比有较多的优点,因此槽型预埋件在幕墙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增多。
槽型预埋件与平板预埋件比较的优点:
1、从生产加工角度比较
槽型预埋件加工工艺简单,质量检验方便,一般加工一个槽型预埋件的功效是加工一个平板预埋件功效的3倍。
2、从经济性角度比较
槽型预埋件价格便宜,节省工程造价。一个槽式埋件的重量约为2公斤左右,外加两个T型螺栓,一套槽型埋件的价格大概为25元左右。而一个平板埋件的重量大约为6公斤左右,价格约为60元左右,槽型埋件的价格约为平板埋件的一半以上。
3、从施工的难易角度比较
槽型埋件体积小,施工非常方便。槽型预埋件的锚筋只有一排,而且槽型预埋件的槽钢体积较小,不容易与主体结构的钢筋发生干涉,施工周期短,大大提高施工进度。而平板预埋件所占的体积大,锚筋一般为两排两列布置,非常容易与主体结构的主筋发生干涉,由于施工工人不是非常清楚主筋的重要性,偶尔为了埋设平板预埋件而把主体结构的主筋锯断,这样就会对建筑埋下安全隐患。另外,由于槽型预埋件的体积小,当主体结构为一较薄的板式结构时,只能采用槽型预埋件而不能采用平板式预埋件。
预埋件安装要求和规范:
一、预埋件安装
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浇捣混凝土时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、规格埋设。预埋件在安装时,各轴之间放线应从两轴中间向两边测量放线,避免累积误差。
为保证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可靠性,连接部位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轻质填充墙不应作幕墙的支承结构。
预埋件的锚筋应置于混凝土构件外排主筋的内侧。为防止预埋件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产生位移,应将预埋件与钢筋或模板连接固定;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,若有偏差应及时纠正;梁板**面的埋件,一般与混凝土浇捣同步进行,随捣随埋,预埋板下面的混凝土应注意振捣密实。
浇捣混凝土前,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。验收内容包括预埋件的规格、型号、位置、数量、锚固方式、防腐处理等。
在已埋入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预埋件锚板面上施焊时,应避免高温灼伤混凝土。外露在结构构件的预埋件锚板表面,在焊接幕墙连接件后,应及时涂刷防腐涂料。
幕墙与砌体结构连接时,宜在连接部位的主体结构上增设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梁、柱。轻质填充墙不应作幕墙的支承结构。
二、后置埋件(锚栓)施工要求
1锚栓不得布置在混凝土保护层中,锚固深度不得包括混凝土的饰面层或抹灰层。锚栓不宜设置在钢筋密集的区域,应避开受力主钢筋,钻孔不得伤及钢筋。
2在锚固孔的周围混凝土应不存在缺陷,锚孔深度范围内应基本干燥;每个连接节点不应少于2个锚栓。
3锚栓直径应通过承载力计算确定,并不应小于10mm。
4化学锚栓植入锚孔后,应按厂方提供的养生条件,进行养生,固化期间禁止扰动。
三、注意措施
埋件虽然占幕墙投资的比例不大,但作用至关重要。它是幕墙构件存在的根基,是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桥梁,是工程安全的关键,它在整个幕墙工程环节中节点性很强,所以建筑幕墙预埋件制作的焊接质量应予重视。预埋件的常见形式是由锚板焊接锚筋所组成的。早期的做法是把钢筋弯折后直接焊在锚板上,现基本采用锚板钻孔后两侧塞焊方式,后者质量比较可靠。锚板与锚筋的焊接质量是预埋件的质量关键。要保证焊缝质量,电焊操作工须经培训持证才能上岗,但预埋铁焊缝质量的检查验收也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。
预埋件技术措施:
1、在预埋螺栓及预埋件安装前由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交底,并核对螺栓和预埋件的规格、数量、直径。
2、浇灌砼时,振动棒不得碰撞固定架,不允许对着螺栓和预埋件浇注砼。
3、砼浇灌完毕后,及时复测螺栓的实际值及偏差,并做好记录,对**出允许偏差的采取措施进行调整,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。
4、为防止污染或锈蚀,在砼浇灌前后,用油面或其他材料包好地脚螺栓的螺母。
5、螺栓和预埋件在砼浇灌前要经过监理及质量人员进行检查验收,确认合格签字后方可浇灌砼。保存好测量任务单及测量成果记录。
槽型预埋件与平板预埋件相比的缺点:
槽型预埋件与平板预埋件相比,为明显的缺点就是槽型预埋件的承载能力要比平板预埋件小很多,槽型预埋件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为32KN,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23KN,而平板预埋件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为140KN,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55KN左右,因此,当幕墙的跨度较大时,或者幕墙面离结构面较远时,槽式预埋件就不合适了,只能选择平板预埋件。